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
专业领域名称及代码:化学工程 085602 |
专业学位类别:材料与化工 |
培养单位:8455新葡萄场网站 |
授予学位:材料与化工 硕士学位 |
一、专业(领域)简介
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工业中关于物质与能量转化,改变物质组成、性质和状态及其所用设备的设计、操作和优化的共同规律和关键技术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围绕化学工程领域所涉及的物质合成以及物质、能源的转化过程与技术等核心内涵,本专业以提升化学工程研究生知识迁移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为抓手,以提供技术最先进、经济最合理的方法、原理、设备与工艺为目标,对能源和资源开发及高效利用、生物和化学制药、新材料开发和应用、物质的精细合成与转化、环境化学和绿色过程等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服务于化工、新材料相关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科研机构、设计规划、工程建设等部门。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3人,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计划获得者1人。本专业教师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40余项),经费总额800余万元,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
本专业依托8455新葡萄场网站分析测试中心、8455新葡萄场网站化学实验中心、河北省改性塑料技术创新中心和二氧化碳催化转化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和科研平台,具备先进的实验设施和研究条件,已成为化工类高水平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本领域拥有专业实验室10个,配有先进的大型仪器,固定资产总价值达5000多万元,实验设备可满足研究生能力培养。
二、培养目标
采用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着力提升研究生知识迁移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培养能够从事化学工程领域内相关工作,业务素质高,工程应用能力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获得者达到以下要求:
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 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在本工程领域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操作技能以及新产品研发及生产工艺设计能力。
3.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国内外工程前沿动态,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承担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高等职业院校、科研或设计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工程、建设、科研、设计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4.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技术。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应用相关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及生产工艺设计,科学地处理测试结果。
三、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设置催化技术与清洁能源、精细化工及纳米材料应用、绿色化工生产技术等3个主体研究方向。
1. 催化技术与清洁能源
研究领域包括催化技术和清洁能源。催化技术研究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催化过程中的应用。以催化化学的科学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探索催化材料合成、结构表征及其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开发新型催化材料并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合成。清洁能源以绿色催化为基础,实现生物质资源转化及利用;发展绿色、清洁技术将高分子材料、二氧化碳、煤基固体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 精细化工及纳米材料应用
研究领域包括绿色精细化工、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面向大健康应用领域,探索新型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功能分子的合成工艺技术;开发新型纳米材料及纳米复合结构,分析构效关系,探索其在环境检测、药物分离、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结合仿真模拟技术,优化精细化工和材料合成工艺,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并研究实现过程自动化。
3. 绿色化工生产技术
研究领域包括生产原理、产品开发、工艺实施和过程及装置的设计和优化,包括绿色化工工艺设计与优化和化工安全工程。绿色化工工艺设计与优化方向主要涉及绿色反应过程(洁净高效的新型反应和分离技术、新型催化剂、新型反应器等)、环境友好型新分子和新材料、反应与分离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新型溶剂及助剂的研究开发,以及绿色化学工艺起始原料性质和产物性质的研究。化工安全工程方向主要涉及化工过程安全设计、设备管理性、操作控制、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管理等研究内容,强调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化学工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短学习年限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五、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鼓励采取指导教师个人指导和指导教师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生入校即可进入课题,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同步进行。
1.课程学习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须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学校集中学习,校企联合课程、案例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学院或企业开展。
2.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为一般为0.75学年,专业实践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3.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4.校企联合培养是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应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吸收企业优质资源参与研究生实践教育,推动产学结合、协同育人,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鼓励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探索合作共赢的长效保障机制和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选修课、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累计总学分应不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15学分,选修课11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课程设置详见表1)
1.学位课
(1)公共基础课,必修, 5学分,全校统一设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2学时,2学分。
外国语(英语,包括精读、翻译、国际交流三部分),90学时,3学分。
(2)数理基础课,必修, 4学分,全校统一设置
数值分析,32学时,2学分。
数理统计,32学时,2学分。
(3)其他学位课,必修,6学分,学院或学校开设
2.选修课
(1)公共选修课,必选,4学分,全校统一设置。
自然辩证法,必选,18学时,1学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与治国理政,必选,26学时,1学分。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教育,必选,16学时,1学分,全校统一设置。
工程伦理,必选,16学时,1学分,学院或学校开设。
现代创新方法,选修,16学时,1学分,全校统一设置。
体育课,必选,不计入总学分。
(2)专业选修课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阅读,必选,16学时,1学分,学院开设。
其他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学院开设。
3.必修环节:
(1) 开题报告,必修,1学分
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期末前完成,学院应建立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并组织研究生和教师积极参加开题报告会和相关讨论。
(2) 学术活动,必修,1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不少于3次的学术活动,其中本人学术报告1次以上。
(3) 专业实践,必修,6学分
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全日制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0.5年-1年,6学分。
4.补修课程
以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不少于2门,补修课程由导师确定,并应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列出,补修课程通过自学或跟随本科生听课方式进行,需考核并记录成绩,但不计学分。
5.课程时间安排
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等安排在1-2学期,由研究生部统一安排授课时间。
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由学院安排。学位课安排在第一学期,选修课安排在第二学期,并保证各学期课程量的相对平衡。
6.考核方式
学位课的考核方式统一为考试,并按百分制记录成绩。选修课和必修环节的考核方式可选择考试或考查。考试和考查可以采取笔试、课程论文、实验报告、程序设计等方式进行,并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记录成绩。
七、中期考核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四学期初以前完成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以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主要对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术活动和学位论文工作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其评价结果作为审批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的依据之一。
八、学位论文
1. 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不少于1年的工作量,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论文可以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3. 论文应符合规范性要求和质量要求。
4. 论文评阅人至少有1名是校外相关行(企)业专家,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1名外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1. 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 硕士研究生达到该专业领域当前执行的学位标准要求,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以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
表1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要求 |
学时 |
选课要求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15学分 |
ST1001X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2 |
必修 |
1 |
全校统一设置 9学分 |
ST1001X02 |
英语 |
精读 |
1 |
30 |
必修 |
1 |
ST1001X03 |
翻译 |
1 |
30 |
必修 |
1 |
ST1001X04 |
国际交流 |
1 |
30 |
必修 |
2 |
SZ1001X05 |
数值分析 |
2 |
32 |
必修 |
1 |
SZ1001X06 |
数理统计 |
2 |
32 |
必修 |
1 |
SZ0082X01 |
化学工程前沿进展 |
2 |
32 |
必修 |
1 |
学院设置 6学分 |
SZ0082X02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2 |
32 |
必修 |
1 |
SZ0082X03 |
高等有机合成化学 |
2 |
32 |
必修 |
1 |
选修课 至少11学分 |
ST1001F01 |
自然辩证法 |
1 |
18 |
必选 |
2 |
全校统一设置 |
ST1001F03-202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与治国理政 |
1 |
26 |
必选 |
2 |
ST1001F07 |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 |
1 |
16 |
必选 |
1或2 |
ST1001F04 |
现代创新方法 |
1 |
16 |
选修 |
2 |
SZ1001F06 |
工程伦理 |
1 |
16 |
必选 |
2 |
ST1001F05 |
体育课 |
/ |
16 |
必选 |
1或2 |
SZ0082F01 |
高等催化反应原理 |
1 |
16 |
选修 |
2 |
须选6学分,学院设置 |
SZ0082F02 |
多相催化基础与应用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03 |
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04 |
胶体与界面化学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05 |
催化剂和催化反应表征方法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06 |
超分子化学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07 |
化学反应工程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08 |
理论与计算化学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09 |
分离工程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10 |
纳米材料制备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11 |
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应用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12 |
可再生能源技术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13 |
二氧化碳资源开发与利用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14 |
光催化 |
1 |
16 |
选修 |
2 |
SZ0082F15 |
科技论文写作和文献阅读 |
1 |
16 |
必选 |
2 |
学院设置 |
必修 环节 8学分 |
SZ0081H01 |
开题报告 |
1 |
|
必修 |
3 |
学院设置 |
SZ0081H03 |
学术活动 |
1 |
|
必修 |
|
学院或学校 |
SZ0081H02 |
专业实践 |
6 |
|
必修 |
|
根据自身是否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专业实践时间0.5年-1年,6学分。 |
补修 课程 |
SZ0082B1 |
无机化学 |
0 |
80 |
选修 |
1,2 |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不少于2门 |
SZ0082B2 |
有机化学 |
0 |
60 |
选修 |
1,2 |
SZ0082B3 |
物理化学 |
0 |
80 |
选修 |
1,2 |
SZ0082B4 |
分析化学 |
0 |
40 |
选修 |
1 |
SZ0082B5 |
化工原理 |
0 |
32 |
选修 |
1 |